124、取粮方法(2 / 2)

沙摩柯见识过廖化的统兵能力,得知廖化的想法之后,非常支持。

就这样,以夺取沅陵城时使用的那些蛮兵为基础,廖化补齐了兵力。

跟随廖化夜袭沅南城,并且立下战功将士,都得到了奖赏。

因为各种原因掉队,或者,没能完成任务的蛮兵,同样没有受到处罚。

沙摩柯确实很支持廖化的练兵工作,不仅给廖化指派了樊高这样的统兵将领,还把郑力交给廖化训练。

刚开始,廖化比较犹豫。

五溪蛮兵毕竟不是汉兵,现在因为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将来未必不会反目成仇。

一旦让这些蛮兵学会了汉兵的纪律和战法。

有朝一日,这些勇猛过人的五溪蛮兵,很可能成为汉军的大敌。

一番思考之后,廖化停止了担忧,未来的事情,只能暂时搁置,等出现问题的时候,再解决问题。

武陵汉军现在最大的任务是活着,这种时候,廖化需要想尽一切办法调集资源,增强实力。

如果因为虚无缥缈的顾虑,放弃了增强实力,那么,廖化很可能在未来的武陵郡争夺战中战败。

再说了,只有弱者才会时刻防备着盟友。

真正的强者愿意增强友军的实力,只要汉兵的战力比蛮兵更强,兵员的素质远胜友军,即使武陵蛮成为了敌人,也不会动摇到大汉的根本。

训练很快就开始了,廖化对于这部分军务,早已经是轻车熟路。

蛮兵和汉兵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纪律与习惯,他们在武器的使用上,也和汉兵有极大的区别。

这些蛮兵武器很杂乱,有长兵器,有短兵器,像郑力这样使用重武器的蛮兵,同样不在少数。

由于蛮兵的纪律性较差,所以,廖化在训练的时候,采用了纪律要求更小的方阵。

方阵的排列方式更简单,变化也更少。

为了便于蛮兵记忆,廖化的要求也很简单,除了第一列的士兵排成纵队之外,其余的蛮兵只需要记准前后左右的战友,就可以迅速形成队形。

将士们按照使用兵器进行分组,队列前两排,以及,两翼的队伍,都是手持刀盾的轻步兵,盾牌不足的士兵,也会使用木板。

在方阵的中间,则是按照长兵器,打击武器,短兵器进行排列。

方阵是一种可攻可守的阵型,但是,在廖化的训练中,将士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进攻。

持盾的士兵负责抵挡敌人的弩箭,两翼部队需要掩护方阵的侧翼。

接战的时候,前排的盾兵让开通道,长兵器部队发起突击。

遇到敌军顽固的防线,郑力这种使用重武器的勇士会在局部进行突破。

剩下的短兵器部队担任预备队。

如果这些将士们真的按照廖化部署行动,在巷战中,可以轻易撕破守军的防御。

这也是汉军没马,结合了蛮兵特点,廖化想到的最具有突击效果的作战方法。

廖化亲自指挥蛮兵将士训练。

那些没有参加练兵任务的将士,前往沅南城外的村庄里筹集粮食。

刚开始,蛮兵不擅长队列训练,惹出了不少笑话。

训练了两天之后,将士们已经基本能顺利完成队列训练。

沅南城的粮食越来越多,为了减少运输损失,廖化已经派人阻止了临沅城的粮食输送。

沅水畔的船只也开始开工建设,为了加快效率,不少渔船也被汉军收购,稍作改造,制成运输快艇。

城里城外传回来的,都是好消息,一些夷兵征粮的手段过分,造成恶劣后果,廖化也即使进行处置。

一切都在掌握中,廖化却明白,终究有一天,沅南城的战争潜力将会被压榨到极致。

平民的存粮会越来越少,豪族的支持也会到达极限。

所以,廖化准备训练将士们水战技巧,为进攻沅陵做最后准备。

这一天,廖化刚刚集合了队伍,一名骑兵从北门入城。

在守兵的带领下,骑兵找到了廖化。

根据骑兵的报告,江东军似乎集结了重兵,潘濬重新带队,杀回临沅城。

江东军旌旗蔽天,人数似乎得有数万。

江东军的反击比廖化预料中更早,也更凌厉。

糟糕的是,汉军的主力,此时正在沅南城外征粮。

廖化可以指挥的,也只有这支500人的五溪蛮兵。

找到了同样留在城里的沙摩柯后,二人命令樊高带领一百蛮兵留守府衙,看管粮食。

派出大量传令兵,通知征粮的部将停止征粮,集合队伍北向救援临沅城之后,廖化和沙摩柯开始统兵出城。

临沅城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