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毁灭(2 / 2)

贞观俗人 木子蓝色 4408 字 2021-06-23

“让宣相见笑了,这里现在有点乱。”扶猛不好意思道。

“有什么困难吗?”秦琅问。

他特意绕过来,当然不是要来自己那份的,其实跟蛮子们约定的那一半战利品,蛮子们都不敢贪,都早就老实的拿出来了,并派人请示过秦琅了。

秦琅让他们交到邕州城去,让李光度帮忙送往桂州,再由李袭志派人送到长安去,这是给皇帝的,他秦琅分文不取。

扶猛有点尴尬的道,“当初来的溪垌太多了,结果打下来后,整个广源州全抢光了,原本两万多人口呢,抢完后啥也没剩下了,我就抢下这个寨子,完了还得给我兄弟我爹他们分去大半,现在整个广源州,只剩下这个寨子有人了,总共不到两千人。”

秦琅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担心,你现有虽然没了人口,可有这地盘,很快还是能起来的,况且,广源州以产黄金和丹朱闻名,还怕不发?”

“可是我现在缺人啊,也没几个懂挖矿采金的。”

秦琅找了块石头坐下,看着这个废墟一般的破寨子,这里其实还算不错,有水道可通左溪,而且四面八方都是山,偏偏这里有那么一片平地,很是难得了。

“你若是打算再重开那些金矿、丹朱矿,我倒可以给你提供工匠和技术指导,甚至可以为你销货,至于说缺人,其实有了黄金还怕没人?”

岭南其实最不缺人,这里缺的是编户齐民,可本地的蛮子们数量是极多的,也是极不值钱的,岭南除了金银矿产这些很发达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买卖就是奴隶买卖了。

各溪垌之间互相抢来抢去,甚至是偷盗买卖成风,十分普遍。

更加不用说,其实交州、钦州、广州几大港口,也有大量外来贸易贩卖交易。

扶猛听了感激不尽,他虽然凭本事抢到了这广源州刺史之位,得了这块黄金之地,可没人没技术,空有金饭碗却还只得讨饭吃。

秦琅愿意帮扶猛,可有条件。

第一个条件当然是要分利,两家合作开采黄金丹朱,秦琅当然得要利益。再一个,秦琅要扶猛划一块地给他,建一个高平县,还要设高平驿、高平堡,驻一支兵马在此。

高平县将是一个朝廷正县。

秦琅会在这里建冶炼厂等,还会在这里屯田。

这是一个直属朝廷的正县。

至于建这个正县的理由嘛,是为了方便驻军等,秦琅说是为了便于保护,还说为了防止西面不受朝廷管控的那些生蛮。

理由很牵强。

不过扶猛现在正愁的是这块宝地到了他手里,连基本的维持都难,所以秦琅肯帮忙把这里运作起来,他已经很满足了,至于说划块地方建个高平县再驻点兵开个驿站修条商路啥的,他不在乎。

反正广源州这么大,往西边去,根本就没有什么边界可言,群山莽莽,那边山里人更稀少,但人也更野蛮,现在他就这么点人,也还真担心那边的生蛮会过来抢地盘。

他之前也向父亲扶三请求过帮助,可扶三给的帮助有限,还说他已经出来自立门户了,要多靠自己。

秦琅知道扶三虽是左溪最大的垌主,可毕竟本身也只是一个垌主,跟他实力相仿的垌主还有十六个,若是他把自己垌的人马分派许多到遥远的广源州,那么他本身的实力就会大为削弱。

自己的地位也会不稳,溪垌也会不安全。

“你若相信我,我们就一起合作,我保证要不了十年,广源州不但能恢复到侬家时的繁华,甚至比之更盛。至于高平县你也不要过于担忧,这个正县的设立对于我来说,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的。”

“信的过,信的过。”抚猛赶紧道。他才三十出头,年富力壮,有的是使不完的力气,可毕竟领着一支人马出来,在这里发展还是感到有些艰难。秦琅在左溪一带,已经很有威望。

灭水口,再灭广源,两个大寨,说灭就灭。

而秦琅答应大家的,也没有半点食言。攻灭广源后,两万多口人,都被参与的十七个大溪垌瓜分了,秦琅只要了事先说好的给朝廷的那一份,而且对大家十分信任,由他们自己分一半出来。

魁梧的壮汉子,怎么也想不到艰难的时候,秦宣相居然还能光临并雪中送炭,激动的也不知道要用什么言语感激,只好跪伏地上,拿起两个沙锅大的拳头,使劲的锤打着自己粗壮的胸膛,向秦琅表达着忠心。

秦琅道,“咱们是合作,所以你用不着如此,我们互惠互利的事,你并没占我便宜。我呢刚从武安州北上,要返回长安,你若是有孩子愿意随我带去长安,我可以安排他们去见见世面,甚至是让他们到国子监里读几年书。”

扶猛激动万分。

“谢宣相,我这就去叫我家小崽子们过来,看宣相能瞧上谁。”

在金龙垌特意只了一天,与扶猛达成了合作约定。

再离开时,扶猛一路送到了龙州。

武安州来的那些诸部子弟,一路上都沉默了许多。

秦琅看着他们的反应,微微笑着,目的答成。带他们特意绕到广源去,去捡个漏只是其一,关键还是要让这些即将随他去长安的武安州诸部子弟们知道,他秦琅除了以德服人之外,也一样会有凶狠无情的一面。

广源州金龙垌侬家,就是一个例子。

曾经强大与富足的侬家,大小溪垌两万余人,因他秦琅一句话,整个部落联盟都完蛋了,两万多人,全都沦为了其它溪垌的奴隶。

他相信,看过广源州侬家的下场后,这些人会把他们看到的一切,告诉他们武安州的家人。

而那些人知道这些后,今后做事会更加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