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第一百一十一章 海蛎饼和三角糕(2 / 2)

六十年代逛淘宝 大荷月 10488 字 2021-07-08

凤城县是?一座很典型的?沿海县城,县城人们的?饮食结构普遍清淡,海鲜多以清蒸水煮为上,日常的?小吃点心几乎看不到?麻香红辣的?调料。这种油炸的?食物,已经?算是?人们食谱里难得的?重口了。

三角糕是?一种芋头和米浆蒸熟成?糕后,再切割成?三角形后油炸的?食物,它表面有一层油炸的?金黄色酥皮,内里是?带着芋头和米香的?软糕,吃着也是?极香。如?今卖炸物没有小塑料袋,使用的?是?剪好的?粽叶。隔着翠绿色的?粽叶,捏住还发烫的?海蛎饼和三角糕,肚子里的?馋虫闹腾得厉害。

明霞将油炸得金黄焦香的?海蛎饼递给?大花和二?花,一人一块。线条十足的?三角糕则是?掰成?了三份。

“娘,我跟你一起吃。”大花将三角糕拿到?手?,虽然闻着酥炸的?香味,都要控制不住口水分泌,但看到?明霞没有给?自己留海蛎饼,便马上将分给?自己的?海蛎饼递给?明霞。

二?花忍不住馋劲,早就先咬了一口海蛎饼酥酥脆脆的?边角,看到?姐姐的?动作,立刻也把自己手?里的?海蛎饼伸出去,忙不迭地说道:“娘,也吃我的?,我的?。”

明霞失笑,她原本想自己上辈子吃过的?食物花样百出,五湖四海的?美食也都品尝一二?,口腹之欲早已满足,这样古早的?普通炸物虽然诱人,但对自己来说,吃了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便都让给?小姑娘们,让她们吃个?快活。

没想到?,大花年龄虽小,但却是?个?惦记人的?贴心姑娘,明霞不吃,她也不愿开?动。

明霞看她们始终坚持让自己一起品尝和分享手?里的?食物,便也不推辞。她从大花和二?花手?上的?海蛎饼中各掰了一块,笑眯眯地放入口中。

“娘,好吃吗?”二?花很高兴地问道。

“又酥又香,真的?好吃。”明霞竖起大拇指夸奖说道。

油炸香酥食物的?魅力,在这个?年代无可匹敌。明霞带她们找了一处少人路过的?台阶,坐在青石台阶上,让她们安静地享受她们第一次吃酥炸油饼的?幸福。

一块海蛎饼,也就是?一个?普通人两手?的?食指和大拇指互相搭成?一个?圆大小。

即便大花和二?花吃得很慢,非常细致的?细细品尝,她们手?里的?海蛎饼也很快就吃完了。

明霞笑着看两个?小姑娘意犹未尽地抿着油汪汪的?小嘴,舌尖偷偷舔着嘴唇上的?余香,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们的?小脑袋,说道:“现在吃饱了,我带你们去逛一逛。”

其实她们在这座小小县城里逛街,跟许多人去旅游没有太大的?差别,同样是?走马观花。明霞牵着她们的?手?,像是?一个?导游,给?两位小游客指出她们路过的?每一处地方。

二?花来过一次,比她姐熟悉,但她也一样逛得眉飞色舞,还不时凑到?大花的?耳朵旁边,说起她上次逛凤城县时,知道的?事情。

“阿姐,你看,这里就是?体育场,周教练他们都在里面练球。”

“阿姐,这个?地方就是?县政府,专门管这里人的?,娘说的?。”

很多地方其实在二?花这个?年龄来说,其实并没有更清晰的?概念,她也只是?记忆不错,把明霞上次说的?话复述出来而已。

大花此时的?状态,也上次初到?凤城县的?二?花一样,??睛看耳朵听,就算有不理解的?事物,明霞来不及解释,就记在脑子里,只不过,她在碰到?一处地方时,??神中冒出了与别处不同的?火花。

“娘,我们去能去那儿看看吗?”

她们一行?三人原本站在凤城县的?城西的?一座石塔前。这座古塔青石为底座,花岗岩为塔身,共计十三层高,石塔上有精美雕塑,应该算是?凤城县的?一处景致。

明霞到?这里倒不是?专门为了看塔而来,过来这边是?因为凤城县的?新华书店就开?在此处,明霞带孩子过来,就算买不起书,但总归让她们感受一番满屋书香,也不是?坏事。

不过,她们还没走进新华书店,大花看到?街对面的?一个?商店,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拉住明霞的?衣角,希望能去那边看看。

那边是?什么店?

招牌上写着几个?大字。

“凤城县竹编厂门市店”

远远望去,门店里的?东西不少。门市店看着不大,可摆放的?东西也不少,,明霞能想到?的?日常竹制品,这里都能看到?。

大花既然感兴趣,明霞自然不会拒绝。

牵着她们的?手?,穿过马路。

六十年代的?小县城,路上自行?车都没几辆,所以路人行?走,也基本没有交通规则的?概念。明霞记得,她以前工作室就有一位小妹老?家在南方一座不大的?小县城里,据说是?这些年才在部分路口安装了红绿灯。

竹编厂门市店坐镇的?店员,是?一位上了年龄的?大爷,头发发白,体型削瘦,背脊微微有些弓着。他坐在店门前的?一张竹板凳前,手?里正编着一个?鱼篓一样的?竹制品。

明霞她们走到?店门,这位老?大爷半分??神也没给?,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

她们也确实没打算在这里花钱,便没有出声打扰他,只自己随意看看。二?花最轻松,她看个?新奇,目光扫来扫去。

明霞则心里对比自己竹编和这些老?手?艺匠人的?区别。

区别当然是?有,单纯从竹丝处理的?细腻程度来说,明霞和大花这业余入门的?手?艺,就差了一截。摆在台面上的?竹制品,线条匀称,编织紧实,表面光滑,有些箱柜还上了光亮的?桐油,防蛀美观。

专业选手?跟业余爱好者,果?然还是?有差距的?。

不过,她们家的?手?工主编品也是?有其优点。她们手?艺虽不如?这些磨练过多年的?老?篾匠精湛,但样式创新度上更高,虽然细节粗糙了点,但也结实耐用,放在县城里可能会被这些领工资的?老?师傅比下去,可在白山镇附近也算是?能卖出去的?。

即便如?此,这个?行?业也只稍微能补贴一些家用。

再过二?三十年,等塑料制品普及之后,如?今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非常普及的?竹篾制品的?市场范围会越来越小,慢慢走向没落。

明霞看着蹲在那位老?大爷旁边的?大花。小姑娘的?肘子顶着自己的?膝盖,两只手?托着下巴,看着老?篾匠粗糙的?手?指,穿梭在匀称的?竹丝之间,黑白分明的???睛里满是?别样的?神采。

刚才的?想法?在明霞心中一闪而过,略有点焦虑的?念头在大花专注的?表情下,仿佛只是?一阵不太讨喜的?风,转瞬就消失。

也许,她该庆幸,如?今这个?时代虽然物质水平较低,她也无需逼着孩子们随波逐流,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千军争夺的?独木桥上,在千篇一律的?基础知识面前,耗费自己年少的?热情。

只要不强求孩子人中龙凤,不期盼她们飞黄腾达,那又何妨让她们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呢?

你看大花小脸上的?表情,很明显,她看老?大爷编竹丝的?热情,远远高于跟着自己学童谣数学时候。

明霞目光落在身边两位面色越发红润可爱的?小姑娘身上,忍不住扬起嘴角,??眸里的?笑意再也没藏住。

当了大半年的?娘,也曾经?为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忧虑重重,夜不能寐,如?今,就是???前大花的?表情,让明霞纠结许久的?想法?霍然开?朗。

作为她们的?母亲,何须过度思?虑担忧,奋起努力,为她们兜底就好。

人生仓促数十年,每日三餐,匆匆而过,最好的?日子,就是?平静安稳的?生活着,然后做着自己心头最喜欢的?事情。那高楼广厦,那美衣华服,那金迷纸醉,哪及得这般踏实安心。

明霞抬头,夏日碧空明亮辽远。

她不忘告诉自己,不仅仅是?孩子们,就是?自己也别忘记了曾经?的?梦想。

作者有话要说:有童鞋困惑几个娃们的年龄,我之前有说过,再提一次。

大花七岁,二花五岁,三花三岁,花花两岁,最小的宝儿还没周岁。这个年龄是书刚开始的年龄,现在时间线已经过去半年了,都要在这个基础上加半岁。

当初在设定的时候,大花二花的年龄本来应该大两岁左右,但后来因为政策原因,不允许主角未满十八岁怀孕,所以改小了。

从正常哺育的角度来讲,大花和二花的出生间隔是比较合理的,而后续几个孩子的出生时间,可以看出明小丫已经放弃哺乳期,并透支身体地在极为迫切地希望生下一个男孩,这也是后面三个孩子出生年龄比较接近的原因。

至于二花上学年龄,后续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