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调任陕西(1 / 2)

x 听到孙承宗的质问祖大寿心中一凛知道不好交待。

作为一名武将他是没有权力和建虏私自通信的。

袁崇焕担任辽东巡抚的时候他和建虏的联络还可以说是奉了上级命令。

但是在袁崇焕调走后他不把这件事告诉辽东督师王之臣反而把负责联络的建虏藏在自己家中实在说不过去。

单凭这件事情孙承宗定他个通敌罪名他就没法喊冤。

所以祖大寿只能拿王之臣和袁崇焕的矛盾说事辩解道:

“王督师反对议和是以袁巡抚调走之后末将不敢把这件事情告诉他。”

“这个负责沟通的银定末将也只能藏在家里不让他继续联络。”

“如今督师上任末将正打算把这件事告诉督师。”

“还请督师明鉴末将绝没有私通建虏之意。”

孙承宗听他狡辩又是一声大喝斥责道:

“说来说去还是你私下在做这件事。”

“无论是私自窝藏建虏还是没有及时申报军务都要按律治罪。”

“本官把你革职你可心服口服?”

祖大寿内心如何肯服但他知道自己若敢反抗说不定孙承宗就会请出尚方剑把自己当场斩了。

所以他只能咬着牙道:

“督师处置末将怎敢不服?”

“惟愿督师知道这件事非末将私自所为。”

“请督师向袁巡抚询问证明臣的清白。”

孙承宗正色说道:

“袁崇焕那里本官自会发去公函询问。”

“现在就委屈你一阵子配合锦衣卫调查。”

让张道浚、骆养性等人把祖大寿带下去审问。

营中将领看到都是议论纷纷。

祖大寿作为副总兵又是标营主将他们实在想不到这样的人竟然有通虏嫌疑。

当即就有人表示不服认为祖大寿是奉命行事不能定为通虏。

还有很多将领认为祖大寿虽有过失却并不算什么。而且祖大寿屡立战功即将升任总兵官。希望孙承宗看在之前的功劳上让祖大寿戴罪立功。朝廷不能因为一点莫须有的罪名就让将领寒心。

这让孙承宗听得很不舒服眉头皱得更紧。

此时他是真的明白了皇帝为何对辽东将门不放心让他上任之后一定要迁移辽东将门。

这些辽东本土的将领待在这里久了早已经变得有些不知敬畏。

如果任由他们抱团壮大以后的辽东兵马就不是朝廷所有而是被他们当成私兵。

这是孙承宗当初提出“以辽人守辽土”时绝对没有想到的。

难怪皇帝说现在是“以辽饷养辽将”让他来收拾这些人。

『幸好以辽人守辽土还没实行几年军中还有很多外地将领。』

『现在收拾他们没有那么多顾忌。』

得益于当年天下兵马援辽如今的辽东军中外地将领很多。

反而是祖大寿这样的本土将领仍旧还是少数。

所以孙承宗对处置祖大寿没有多少顾忌看着这些吵吵嚷嚷的将领呵斥道:

“肃静!”

“祖大寿通虏之事本官自会查明给所有人一个交待。”

“只要他祖大寿没有背叛大明本官就不会让他被锦衣卫枉杀伤了陛下圣德。”

“尔等各司其职一定要严防建虏。”

向众将保证了祖大寿的安全又警告他们不要搞事——

如果建虏来了祖大寿通虏的罪名就会坐实。

他们抵御不住也会被视为通虏。

这番话恩威并施让众将知道了其中的危险各种议论声音总算小了下来。

和建虏打了多年的仗辽东将领之中虽有祖大寿这样的议和派更多的却是和建虏仇深似海、想要消灭建虏的。

此时他们就想到了祖大寿通虏的可能性担心建虏得知后会趁机捣乱甚至派兵来攻。

这些人想明白后纷纷接受孙承宗的命令警惕建虏来袭。

再加上李性忠的帮助祖大寿被捕的事情在标营平息下来。

不过事情传出后这件事在辽东军中还是引起了很大风波。

因为辽东本地的将领除了总兵朱梅之外就属副总兵祖大寿官职最高。

而且因为朱梅的家族人少、后继无人根本称不上将门。祖家却人丁兴旺已经发迹数代。

祖家世袭宁远卫军职在宁远根深蒂固。而且在万历年间祖大寿的祖父祖仁就官至总兵祖大寿的父亲祖承训也当过副总兵官。

如今的辽东军中祖家除了有祖大寿这个副总兵外还有祖大弼、祖大乐等族人在军中任职祖大寿的妹夫吴襄也是他的部下。

可以说现在的祖家就是辽东第一将门。虽然不如当年李成梁的李家却也不容小觑。

祖大寿突然被革职、而且被锦衣卫问罪自然让祖家人不安引起一阵动荡。祖家族人亲戚、各种交好的人都纷纷走动关系向孙承宗求情。

甚至有很多辽东本土将领不知是兔死狐悲还是什么原因同样为祖大寿辩解。

这让孙承宗承担了很大压力更坚定了迁移辽东将门的心思——

不把这些人迁走他们在军中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影响朝廷掌控。

现在这些人的影响力还不够正好适合迁移。等他们影响力大了那就更麻烦了。

甚至孙承宗心中还庆幸皇帝早早发现了这个问题没有让辽东将门的事情变得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