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仙道大会,蓬莱胜境(1 / 2)

x 柴信此言出口顿时令在场众人皆是无言。

若从影响力和底蕴而言蓬莱仙境固然也堪称世间一流大势力但却也真就未必能比西方教廷强很多。

甚至都未必真能比西方教廷更强很可能也就是伯仲之间。

柴信既然有能力灭了西方教廷想来再灭一个蓬莱仙境或许也问题不大。

想到这里再联系他刚才那般杀伐果断的狠辣模样众人皆是不由自主地吞了口唾沫。

纵然他们在各自门派都算是一号人物否则也不是被派来执行如此紧要的任务可此时此刻面对柴信仍旧忍不住有些肝颤。

话都不多说一句就直接将蓬莱的小天尊给斩杀了这人狠话不多的性子确实很能震慑人。

饶是钱姓老者阅历丰富生平也算见多识广却还是不免被他噎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却又无言反驳。

许久他才斟酌着道:“柴小友我东土各大教派半个甲子一届的仙道大会即将在青城山举办老朽奉各派掌教之命诚邀小友共襄盛举……不知可有闲暇?”

所谓半个甲子便是三十年。

仙道大会自古有之不过所谓的“共襄盛举”也不过是个由头而已仅是各大门派想要结交柴信打探他的背景以及域外的情况。

柴信这一去不过十多年对普通人而言已经堪称漫长但对修士而言不过是随意闭个关的功夫。

然而却成长到了这等地步让各大教派都对他的际遇深感好奇。

他们不禁幻想若是有机会前往域外是不是也能像他这样进境神速?

甚至在很多人看来柴信不过是个幸运的小子罢了。

原本只是地球上平平无奇的众生之一前半辈子甚至都没有任何仙缘却只去了域外十几年就达到这等地步。

若是换了他们门中的天才人物前往岂不是修炼速度会更快?

这是一种思维误区也是惯性使然。

不论是普通人还是修士在不了解目标人物具体经历的情况下总会忍不住生出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

殊不知运气固然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如果自身不够坚挺再多机缘也是白搭。

风口上的猪一时间纵然飞得再高可是当风停下来时也终免不了摔死的结局。

柴信轻挥衣袖在众人垂涎三尺的目光中将蓬莱小天尊散落的遗物尽皆收起。

其他人固然艳羡但却无一人敢有半句妄言。

毕竟这位可是个连蓬莱小天尊都说杀就杀话都不多问一句的狠人谁敢触他霉头?

“前辈既然相邀按理说晚辈应当前去。不过眼下确实有许多事亟待解决委实抽不开身。”

柴信微微摇头出乎所以有人的意料断然拒绝了邀请。

地球这些修道门派他一个都不想牵扯上毕竟要不了几年必然会杀回北斗跟这些人周旋无异于浪费时间。

何况他眼下确实很忙钻研《神咒经》甚至都把“成仙图”的事情抛诸脑后了。

他有种冥冥之中说不清道不明的预感这部秘术若能成功溯本还原重塑其身为“数字秘”的本来面目或许就是自己斩道的契机。

按照《神咒经》修炼需求的描述简直是为先天道胎量身定做。

若将此术修成无论远战还是近战柴信都将立于不败之地双方叠加起来则更能横压诸敌跨越不可思议的“九禁”极致。

“九禁”只是“神禁”的开始而已却远非其终点。

但是往后每一步都极其艰难纵然古之大帝却也不是人人都能超越“九禁”。

如果柴信能够破入那等境界就意味着他能以仙台二层修为搏杀半圣强者甚至与圣者抗衡!

待他斩道成功即便是圣人中的佼佼者也未必不可以搏杀!

这将是一种堪称逆天的境界古来无数皇者与大帝能在同一时期走到这一步的也是寥寥无几。

柴信至今还没有真正开创属于自己的道是因为看过原著眼界太高。

即便是压箱底的绝学“九龙拉棺图”也只是一种招式与异象并非完整的法门更谈不上“大道”。

不是他没有能力继续开拓而是深知自己如今的渺小即便创出一些门道能够惊艳许多人却无法令自己满意。

他的野心很大至今都在积累。

与其草草创出几门自己无法满意的绝学不如借古之圣贤留下的法门将其修炼到极致。

所谓博采众家之长却首先要对他人的“道”有足够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待得将来修为真正到了精深处创法也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根本不必苦思冥想绞尽脑汁的求索。

前人开辟了现成的康庄大道不走却非要在不够强大时想着另辟蹊径这不是柴信的行事风格。

在他看来大圣境界以前只需吸收养分即可待得积累足够自然会厚积薄发。

至于去参与什么地球上的“仙道大会”对他而言完全就是浪费时间。

有这个闲功夫不如多去各大教派的祖地溜达几圈或许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众人都没想到柴信拒绝得如此果断许多人心下不忿他们在此守护柴信亲人许久对方却这般不讲情面。

但是却仍旧无任何人胆敢出言反驳甚至连不愉快的神色都不敢表露。

没办法还是那句话这位狠人不好惹!

可惜在柴信看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且不说这些人本就目的不纯再者说了柴信的亲友哪里用得着他们“保护”?

不过是一厢情愿多此一举罢了!

纵然没有这些人柴信布下的禁制也足以抵挡斩道层次的修士一刻钟。

至于仙台以下的家伙根本不可能破得开禁制!

他之所以如此急切地赶来不过是不想姑姑家的生活被打扰罢了到时扫尾会有些麻烦。

钱姓老者倒并未有什么不高兴的情绪天才与强者都是高傲的他这辈子类似的情况不知见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