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向滁州城时滁州城的东城门在一阵“吱吱呀呀”声中打开了。当大门打开之时负责守卫城门的士兵惊讶的发现城门口已经挤满了人。他们都是来安全椒两县看到征兵告示前来应征的青壮。
其余的三个城门也是同样的情景每一座城门外都挤满了前来应征的人群。他们不光是来自于滁州下属的两个县也有来自滁州附近的一些州县的乡下的青壮。
一队队神情冷峻手握长矛的士兵开出城外手中亮光闪闪的长矛尖对准了乱哄哄的人群。喧闹的人群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不一会儿又有一些士兵抬出了一些长长的木桌放在了城门外。木桌后面坐着几个宽袍大袖师爷打扮的人每个人身边还有一个身穿红色战甲的士兵从旁协助。
在几个军官的指挥下那些长矛兵开始维持起人群的秩序来人群按照士兵们的要求在长桌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一些军官模样的人在来回的巡视着远处也不时的传来“哒哒”的马蹄声那是在外面警戒巡逻的骑兵。
天上不时的传来传讯鹰尖厉的叫声城墙上也有一队队巡逻的士兵。
应征的人群在士兵们锋利的矛尖下很快的排好了队伍。一名身穿铁甲的将领扫视了一眼八条长长的队伍向一旁的士兵点了点头。
“噹……”一声清脆的锣声标志着征兵报名正式开始。几名骑在马上的士兵来回的喊着:“请大家将自己的户贴或者其他的身份证明拿出来按照顺序依次上前报名。通过初审的人将会得到一块号牌前往城东大营进行复选。”
户贴就是明朝的户口本内容和后世的户口本差不多无非就是家庭成员的人数姓名之类的。
随着再一声的锣响人群开始向前每条长队的第一个人走到长桌前开始报名。
“来安县沙河镇上王村吕四斤。”一个师爷拿起面前已经被揉的皱皱巴巴的户贴打开念了起来确认无误后就将户贴交给了那个正对着他一脸傻笑的汉子。
看到师爷确认无误后他身旁的士兵上下打量了一下面前这个看起来憨实的汉子身材粗壮骨骼粗大一切正常。点点头从桌上拿起一个刻有“一”字的木牌对那汉子道:“你初审通过了先到那边等候。”
汉子听说自己通过了欣喜的连连点头。旁边早有士兵将他领到一边去了。
“下一个。”
“户籍没问题可是你太矮了身子有太瘦不合格。下一个。”
那个被淘汰的倒霉蛋哭丧着脸向人群后边走去。
长队缓缓的向前蠕动着。凡是合格的人都会在一边等候。等到满两百人后会有士兵将他们带往城东大营进行考核。
王青嘉和武豹两人排在第十个他们很容易的就通过了初审。那名负责目测的士兵看到他的结实的肌肉眼中也不禁流露出了赞赏的神色。
大部分的人都是合格的但是还是有少量的人被淘汰了。不是身体不合格就是年龄偏大或者偏小。这不刚才就有一位明显看上去有五十多岁的汉子硬说自己是三十岁还大吵大闹的。可是当锋利的矛尖顶在他的脖子的时候他就乖乖的住嘴了。
还有一些人根本无法提供身份证明。对于这些人也是另有安排的。早有军统司的番子过来将他们带走审查甄别他们是不是鞑子的细作。若是可以排除嫌疑的话身体又合格还是可以继续参加考核的。
每座城门外的情景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对于那些有志在军中效力的文人士子来说他们不用在普通的招兵报名点报名都是统一在招贤馆报名。报名的时候同样要持他们的身份证明和功名的证明。
相比较城门外的招兵点招贤馆这里就安静有序的多了。毕竟大家都是读书人好面子也不会乱哄哄的挤成一团。所有前来应聘的士子们大都是二三十岁的年纪当然也有一些年纪大一些的四五十岁的。
众位士子今天一个个都是显得风流倜傥手中的折扇摇啊摇的见了面互相做个揖拱个手相视一笑。偶尔一些相熟的士子凑到一起小声谈笑两句。
突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知州大人到!”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徐华一身官衣正向这边走来身后跟着几名师爷衙役。
“学生见过知州大人!”众士子纷纷行礼。徐华负责主持招贤一事他们若是考核通过都算的上是徐华的学生。在古代这师生关系可是很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