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可喜可贺(1 / 2)

杨廷和苦笑:“先生未免也太……他就一毛头小子,怎担得先生‘小友’之称?”

内阁三学士,文学造诣方面,李东阳名气最大,刘谢都要稍逊一筹。

李东阳道:“以杨慎的才情,未来成就必定在你我之上。”

“先生谬赞了。”杨廷和谦虚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犬子也就还好。”

嘴上这么说,杨廷和对这个儿子亦是满意的紧。

顿了下,道:“后年就春闱了,杨慎正在苦读,京师这边官僚气太重,我怕扰了他学业,故没让他来京。”

李东阳颔首,道:“这是对的,他这个年纪,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后年春闱……以杨慎的才学,不说状元及第,也必定是头甲。”

“呵呵……这谁说的好呢。”杨廷和笑笑,又闲聊了一会儿,起身作揖,“今日先生一言,廷和受益良多。”

李东阳跟着起身,道:“内阁现在只有你我两人,我已是垂垂老矣,这些日子多赖你费心。”

“先生这就太见外了。”杨廷和连忙客气,接着,蹙眉问:“依先生之见……,内阁可会再添新人?”

“这是肯定的,两个人着实有些少了,内阁阁员不说多,怎么也要三五人才是,我呢,精力有限,也干不了几年了啊。”李东阳叹道,“估摸着啊,过不了多久,内阁就会再添新人。”

闻言,杨廷和不禁紧张起来,道:“先生以为,新任大学士会是李长青,还是杨一清?”

对这两个人,杨廷和还是很忌惮的。

前者的手段、能力,他自认敌不过。

后者是封疆大吏,总督数镇军务,还兼着陕..西马政,权柄之大,完全不是他能抗衡的。

这二人谁入阁,他的内阁二把手之位,都会受到严重威胁,如何不紧张?

李东阳失笑道:“依我看,这两个人都不会入阁。”

“都不会……为何啊?”

“李长青无意于庙堂,杨一清……”李东阳笑道,“别忘了,募兵制可还要靠他去执行,他若入阁谁来推行募兵制?”

顿了顿,打趣道:“方才还说‘慢’,怎么又急了?”

“呃呵呵……”杨廷和讪讪,道,“我也只是一问。”

送杨廷和出门,李东阳在门口驻足良久,轻叹道:

“杨介夫才具不凡,亦极具政治天赋,然,胸襟气度终是差了一筹,我走后……唉,如果那李长青肯入阁……抽空再争取一下吧,实在不行,杨一清也是合适人选。”

介夫的能力没的说,却不够大气,将来难保不会排除异己,记得当初与那王家公子……李东阳暗暗叹息:还得有人压着他才行啊!

杨一清之后,李青就没再操心募兵制的事,该做的都做了,哪能事事冲锋在前?

况且,现在他也没办法光明正大的干预。

除了跟弘治医病,他清闲的一批……

喧嚣蝉鸣逐渐停歇,许是京师入秋就凉的缘故,李青睡眠质量好了不少。

柿子缀满枝头,石榴也泛起浅红,透着凉爽的空气夹杂着细微果香,沁人心脾……

又是一觉醒来,已是日上三竿,昨日吃多了酒,无宿醉感,却也没什么胃口。

来到果树下,李青仰脸望了阵儿,一跃而起摘下一颗最鲜红的柿子,捏了捏,已经软了,随便擦了擦,李青咬上一大口。

甜中带涩。

不过,也很开胃。

李青没浪费,吃完柿子拍拍手,回屋找来竹筐子,开始摘柿子。

记得当初红袖、怜香、婉灵她们都是提前采摘,然后拿苹果催熟。

柿子这水果,没办法让其完全自然长熟,因为大多都会坠地烂掉,石榴倒是可以等一等。

不多时,就摘了满满一筐,李青拿起一个左手倒右手,寻思着回头向村民取取经,看柿饼子咋个做,这么多他吃不及。

“真快,不知不觉都快中秋了……”李青倚在躺椅上,懒懒自语,“估计募兵制细化条文,拨款,拨粮等事宜也到了尾声,嗯…,小东西大婚也快到了,又快吃席了……”

李青发起呆。

太闲的他总是会不受控制的发呆,有时一呆就是一下午。

朱厚照这段时间忙碌起来,好些日子没来了,话本也看腻了,青楼小曲儿他也听了个遍,无甚意思。

不过,今日他倒没有发呆一下午,被敲门声打断了。

李青起身走到门口开门,待看到来人,不由一奇。

“是你?”

“呵呵……咱家有礼了。”刘瑾行了一礼,笑容可掬。

李青沉吟了下,让开身位,道:“进来吧。”

合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