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底层逻辑(1 / 2)

让齐王率军在前面消耗,跟北燕拼个筋疲力尽,两败俱伤。再出动关中军队去收割。

这个主意简直是出在李源的心里了。

李四所代表的江淮集团,目前跟大唐朝堂的主要势力,也就是关陇大族,是泾渭分明的。

即便李四本人是关中人,是陇西李氏,大唐皇帝的嫡子。

但他的根基却是在两淮。

其手下的军队,虽然有部分出自关陇的将领,但大多都是中原、江淮、青兖等地。

出主意的宰相裴弘德,出身闻喜裴氏,虽然是河东大族,但实际上早就成了关陇一员。

诸如柳氏、薛氏也全都是如此。

所以站在裴弘德的角度讲,他所在的利益集团是不会愿意看到齐王上位的。

现在整个陕县以东,又都在齐王的控制下,长此以往,定然是会形成以齐王为首,包括中原、江淮、青徐等地的世族豪强所形成的利益集团。如果让齐王坐上那个位置,那么大唐势必会把重心向东便宜。

而在朝堂宰相的角度看,一个实力雄厚的藩王,同样不利于朝局稳定。

所以不管于公于私,裴弘德的立场都是一样的,不希望看到齐王势力太大影响朝堂,同时也不希望他能成功的夺嫡坐上那个位置。

不过齐王李元徽还是李源的嫡子,备受信重,你让他直接出手削藩,比较难。

因为这样会造成内讧,洛阳那边的也不是什么善茬,在这种天下还未一统,还有强敌在外的情况下,内斗一定要注意尺度。

而这种光明正大的阳谋,反而是比较适合当今局势的。

所以李源觉得裴弘德所献之的方略,恰到好处。

这样一来,让内忧和外患同时解决,而他坐收名望,大唐也能完成天下一统。

同时,他也不会跟老四产生过大的矛盾,而造成父子对立。

虽然想要削老四的势力,但李源可是从没想过对这个儿子不利,包括秦王也是如此。

毕竟为了大唐日后考量,不管谁当皇帝,一个拥兵十万,雄踞一方的齐王都是他们需要面对的大难题。

除非那个人是齐王自己。

但若是齐王上位,关中的大族,也就是大唐最根本的股东们又肯定不会同意。

这就是很难办。

李元徽尚不清楚李源和裴弘德所商议的事,更不知道自己成了目标。

不过就算知道,也不会太过在意。

崤函道的东西两端,长安和洛阳,其实可以看做一个整体,但也看做是两大集团的符号。

山东士族,和关陇世家。

这里的山却不是太行山或者泰山,而是指崤山以东广大范围内的门阀士族,主要包括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荥阳郑氏、琅琊王氏与琅琊颜氏、兰陵萧氏、河东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