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贞观天子欲分封(2 / 2)

怀玉应旨。

李世民拿着裴玉奴画像有些舍不得放手,“怀玉啊,朕想交给你一个任务,把朕实封功臣,都给他们画一副等身画像,要跟你先前画的秦琼尉迟恭他们的一样,得威武得逼真。

到时朕打算将这些功臣画像,就摆在这崇贤殿里,然后每副画像下,再让学士们给他们写一篇人物传记,记录他们的丰功伟绩,也好让太子每天都能看到,”

怀玉莫名的想到了以前读中学时,教室墙壁上挂的人物画像,不过那时他学校教室里挂的都是爱因斯坦啊屈原啊鲁讯啊孔子这些人,每副画像下还有一句名人名言,什么站在巨人肩膀上,什么路漫漫其修远兮,什么温故而实习之等等。

想象下崇贤殿中,挂上几十位功臣画像,一面配一篇个人传记,再配上一两句人物名言,比如给秦琼配一句,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东六州,或是来句,贞观天子每临阵,望贼中骁将锐士,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则命秦叔宝取之,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于万众之中,人马俱倒。

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也!

那得多激昂。

给几十位实封功臣给等身画像,这是个不小的工程,不过既然皇帝有旨,怀玉只得领命。

自从他给秦琼尉迟恭画了画像镇于东宫殿门做了门神后,之后就一直有人想请怀玉画像,但怀玉也是能推就推,先后也只给程咬金樊兴等几人画过。

虽然许多王公们愿意花重金酬谢,但怀玉也并不会轻易答应,他又不是个画师,就好比现在想找武怀玉看诊开方很难一样,不轻易出手。

否则那没完没了,什么都不用干了。

“你那个债券的想法挺不错的,你可以先拟个详细方案出来,到时朕再与宰相们好好议一议。”

“之前萧瑀几次上书,言及封建之事,你回去后也写一写。”

本来今天殿议,主要议题就是救济灾民,以及封建之事。

萧瑀是强烈的分封派,认为秦二世而亡,就是没行分封之制,而汉代郡国并行,所以有两汉几百年的国祚绵延。

他主张是要对皇弟、皇子们封建,分封授爵,裂土封疆,就跟汉代一样,让诸王拱卫朝廷,镇守地方。

三代封建而长久,秦孤立而速亡,这话让李世民有些心动。

不过朝堂上对封建之制居然反对声音更多,房谋杜断都认为百代都行秦政法,指的就是秦朝开始推行的郡县制,这代表着大中央的制度。

李世民想搞封建制,主要还是想大唐能够长久,秦二世而亡,同样二世而亡的隋朝,也没实行真正的分封制,而是让皇子担任地方总管,这只是分镇地方,不是分封建国。

秦朝以后,能够延续百年以上的王朝,除了两汉,就只有晋朝了,此外再没有一个朝代能延续百年,尤其是魏晋以来的十六国、南北朝,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十分短暂。

正是因为这些历史,李世民想让大唐长远,所以很认同萧瑀的分封之制。

秦朝推行郡县制以前,都是分封制,每个朝代都很久远,如八百年的周朝,还有夏商国祚也久。

今年朝廷推行了划天下十道,省并州县这事,到如今裁并了许多州县,但仍还有三百多州,一千五百余县,这个数量很多。

朝廷直接管辖这些州县,确实有些管不过来,但都督府的裁并、削权又是势在必行的,随着天下一统,战事结束,都督府这种军政一起抓的特殊机构,必然要大量裁撤,甚至削权。

保留下来的都督府,也无法承担太多职事,无法帮助朝廷中央,直接管辖这几百州。

虽说朝廷新划十道,但这个道也仅是监察道,不是行政区划,朝廷也根本不管把天下划为十个行政道,那太危险了。

如今天下三百多州,仅是这些刺史的名字,李世民都根本记不过来。

中书侍郎颜师古很支持萧瑀分封提议,但礼部侍郎李百药反对最激烈,认为封建反而是动乱之源,

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还有东周以来的春秋战国等都是如此,他也总结了一句,

封君列国,忘其先业之艰难,莫不世增淫虐,代益骄侈。

可李世民不死心,心心念念要大唐千秋百代,要让子孙封建屏藩中央,想的都是秦二世、隋二世而亡,而汉晋虽有七国之乱八王之乱,但也还是延续下去,甚至西汉被王莽篡位后,后来也是刘秀再建汉朝,又延续了近二百年。

同样东晋虽八王之乱,导致亡国,可也还有白马渡江,再建晋室。

武怀玉对于封建这事,当然也有些看法,他觉得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大一统王朝,汉晋唐宋明清,总的来说中央集权才是主流。

如朱元璋那样分封子孙,然后一死就因削藩内乱,等靖难夺位成功的朱棣上台,马上把分封变成了养猪,天下养猪,明末养出几十万宗室废物,啥也干不了,啥作用也没有,除了耗费粮食,侵害地方,真的一无事处。ωωw..net

而西汉、西晋分封,封王权力过大,闹出的乱子也确实大。

但要说秦、隋,甚至魏国,确实也是因为不搞分封,过于限制宗室,而速亡的,一点抢救机会都没有。

武怀玉觉得历史潮流大势,还是中央集权才是主流,分封可以做为适当的补充。

他甚至想到了后来柳宗元的大作《封建论》,这篇文章结束了封建制和郡县制的争论,很有道理,他觉得可以写给皇帝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