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请问,谭今贺家怎么走?”(2 / 2)

她从空间上网查找了一些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养猪技术,研究了一套符合现在条件的技术。

上次从新华书店买的养殖技术的书籍,就是为了这个打幌子,旁人问起,就说她是在书的基础上自己研究的。

喂养的方法和饲料等等,就算不加空间泉水,都有一定的可行性。

宋子瑶的打算是,先按照她研究出来的法子养,到了一定的时间如果没成效,她再悄悄补充空间泉水。

当然,不用依赖空间泉水是最好的。

不过在别人看来,有宋子瑶养的那两头猪摆在那,这个法子已经是有效的了。

陶会计拨了一阵算盘,然后兴奋道:“一头猪长到100斤需要250-300斤饲料,再去除青饲料和麦麸、甘草这一类的粗饲料,精饲料只需要60-80斤,分摊到每个人的头上也就没多少了。”

大队长问:“真的假的?有这么好?”

陶会计点头道:“按宋知青的算法,长到一百斤还只需要半年时间,我们可以喂到150斤,甚至是200斤!”

大队长:“那饲料粮就得增加了,而且一半都得交统购猪。”

陶会计:“交统购猪也不是白交啊,还给一定数量的钱和肉票呢!实在不行,就搞个大会投票吧!咱们大队本来就还算吃得饱,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乐意分出一部分饲料粮来养猪的。”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老支书。

老支书沉默地砸吧了一会烟锅,然后道:“那就投票吧。”

一锤定音。

大家都觉得投票大概率会通过,于是现在就大致讨论了一下养猪的计划,比如养多少头,安排多少人,谁来负责。

老支书看向了宋子瑶。

计划是宋子瑶提出的,方法也是她琢磨出来的,按理说应该让她负责。

但宋子瑶的文书工作干得好好的......而且养猪怎么着都是个体力活,不如文书体面轻松。

如果他那倒霉侄子知道他安排宋子瑶去喂猪,还不得跟他急?

老支书有些犹豫不定。

此时,宋子瑶开口道:“支书,我养了半年猪,知青们都是看在眼里的,有时候甚至还帮着我喂一喂,也算熟练了,不如把这个猪场交给知青们来管理吧。”

王一光看向干部三人组。

陶春妮见状也帮腔道:“是啊爸,反正知青们干农活也不行,干脆就让他们去喂猪呗。”

陶会计暗暗瞪了自己闺女一眼,然后清了清嗓子道:“我觉得行,支书你看呢?”

老支书点了点头,“那就这么办吧。”

“不过......”陶会计又话锋一转,“人会不会太多了?也不能光安排知青吧,不然社员们该有意见了。”

陶会计是有私心的,养猪技术写在纸上没啥用,重要的是看实际操作。如果猪场全安排的知青,将来知青走了,怎么办?

而且,安排社员的话......他也能趁机卖个人情出去不是。

陶会计的小九九,老支书看得明明白白,但他没说什么,默许了。

最终,决定将知青中的石磊和石长江踢出来,再安插一个社员进去,总共四个人。

至于为什么是将二石踢出来......还是那句话,谁让这两人平时表现不好呢。

宋子瑶在心里默默地为二石默哀三秒钟。

她从很早以前就开始计划养猪场的事,为的就是从农活中摆脱出来。

本来她成了文书,就没有必要再搞养猪场了,但她思考一番,还是决定按原计划进行。

一方面这是对整个大队都有利的事,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给知青们换个工种。

文雪时常哀叹,要不是有家里补贴她,又有宋子瑶搭把手,她早就饿死了。可文雪的家里也不是太富裕,寄给她的钱和票,都是老太太疼孙女,从一家子人的牙缝里抠出来的,其他人早有意见了。

能自立自足,是每个知青最大的愿望。

现代化的养猪,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比如卫生意识、消毒,以及给猪的生长情况做记录这些。

知青们干这活,比让他们下地更合适。

屋外的天空忽然又飘起了点点雪花,刚好也快要到中午了,老支书便宣布大家解散了。

众人走出办公室,正准备各回各家,便看到大路上走过来了一个年轻姑娘。

姑娘穿着花袄子,梳着大辫子,清秀白净。

她轻轻拨了拨飘到头发帘上的小雪花,朝着众人走近了些,然后大声道:“请问,谭今贺家怎么走?”

老支书打量那姑娘几眼,没答,先反问:“你看着眼生,谁家的姑娘?找谭今贺啥事?”

姑娘羞涩地侧了侧脸,声音低了许多,“我是镇上的小学老师,我叫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