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复赛前夕(1 / 2)

藏国 高月 1137 字 2023-04-28

裴三娘虽然拿到了三千贯钱的赔偿但她并不高兴她反而是担心招惹了权贵恐怕后患无穷。

李邺劝了母亲半天房子也是他们一点点血汗钱积累下来凭什么一把火烧掉就算了。

烧了自己的房子赔偿是天经地义。

裴三娘最终被儿子说服收下了三千贯钱的赔偿不过永和坊的老宅她决定卖了一把火烧光了她的记忆她也不留念了。

裴三娘决定便宜卖掉被大火烧了两次无论如何都不太吉利。

第二天李洵的母亲丁氏请李邺一家三口吃饭。

丁氏原本打算在坊内最好的南皮酒馆请客被裴三娘婉拒了。

正好李洵的父亲还在高陵县办理交接家里没有男主人索性就在家里吃顿便饭反而更加融洽一些。

李洵家可谓三喜临门一喜是李洵母亲的恶疮被裴三娘一贴治好已经渐渐康复。

二喜是他父亲从高陵县庄园调回来当上了三座安然居大酒楼的管事月俸从每月六贯涨到十贯加上家族例钱他们家一个月的收入就有十五贯加上一些别的福利一年的收入也有两百贯。

三喜就是李洵得到了李邺让给他的机会他可以去明德学院读书了立刻转学过去先在下院读半年然后再转入上院读两年。

第三喜才是让他们一家欣喜若狂在明德学院有名师指导再加上李洵自身的刻苦考上明经科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当然还一个半喜李洵十一岁的妹妹李小荷给裴三娘做了药童他母亲丁氏被病痛折磨了两年当然希望家里的孩子懂点医术。

裴三娘本来不太愿意李小荷也是相国的孙女自己怎么能雇相国的孙女当药童?

但丁氏出身平民她对相国孙女这个身份从来不以为然她觉得自己家和平民没有什么区别?丁氏一再坚持裴三娘也只得答应了。

李洵家的房子其实也不错八分地院子不大房舍很多分为东西两个院子东面小院是给儿子李洵准备的西面院子则是李洵父母和两个女儿居住家里也有一個粗使丫鬟。

李邺参观了李洵的小院子笑道:“我只看见小荷你姐姐出嫁了吗?”

李洵点点头“我姐夫是新平县尉去年考中明经科我也打算考明经科。”

“明经科和进士科有什么区别?”李邺笑问道。

“明经科主要是考记忆如果你记忆特别好能把四书五经和其他名家都背熟基本上就能考上了。

而进士科考经文比较简单分数更偏重于诗和赋所以年纪大的士子都会选择进士科他们的记忆不行了所以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李邺不解道:“我感觉考明经科容易一些!”

李洵摇摇头“怎么可能容易?几万人考试只录取不到百人明经科考试的题量很大没用思考时间就要求你非常熟练错一个字漏一个空都会被淘汰。

还要写十篇经论就是对经文的理解还要会写对策这是所有读书人最怕的我想去明德学堂就是因为那里有名师辅导写经论和对策。

有的士子为了写好时事对策就出去游历开拓眼界游历几年回来后以前读的经文又不熟悉了这时候考明经肯定考不上只能考进士所以考什么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反正都是一回事考上也做不了官。”

李邺一头雾水“为什么考上科举了还做不了官?”

“看来你是真不懂科举是礼部考试考上后只是获得功名拿到了当官的资格。

去太学读书也能获得功名但没有当官资格想当官必须得参加科举。

当然啦!获得功名有很多好处不用交税不用服劳役州县官府文吏能优先录用见官不用跪可以进官学教书所以太学出来基本上都去官学教书了待遇好还轻松。”

李邺挠挠头“然后呢想当官怎么办?”